中心院区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05号
东院区地址:济南市历城区经十路5106号
客服电话:0531-55739999


消化二科/肝病科是一个集胃肠疾病及肝胆胰疾病内科诊疗与微创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病房,目前科室开展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消化系统疾病常规内科诊疗:包括食管、胃、肠及肝、胆、胰等器官组织相关疾病的诊疗工作。 针对肝脏疾病,科室主要收治适合综合性医院管理的非接触性传染的疾病,如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肝囊肿、肝脓肿、肝硬化、肝脏良恶性肿瘤等。
( 二) 消化内镜相关诊疗: 目前科室可以开展的项目主要包括常规胃肠镜、胶囊内镜及小肠镜检查等 ;治疗方面包括内镜下止血治疗、胃肠息肉切除、早期胃肠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治疗等。 早诊早治胃肠疾病是我们一直强调并努力做到的目标。
(三)放射介入治疗:目前科室已经开展多种介入治疗,包括肝癌的化疗栓塞术、多囊肝/肝血管瘤栓塞术、脾功能亢进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的TIPS、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承担各种消化道狭窄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出血及腹腔脏器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治疗等。
(四)超声介入相关诊疗: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术、肝脓肿引流术、肝囊肿硬化术、腹腔置管术、肝组织活检术等。
(五)人工肝治疗:我科是“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该称号是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公关协作组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联合授子的。我科开展的重症肝病的综合治疗联合入工肝治疗为重肝患者带来福音。此外,人工肝还可治疗急性中毒、严重高脂血症导致的重症胰腺炎、重症感染导致的内毒素血症等疾病。
(六)脂肪肝的综合治疗:我科是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学组授子的“全国脂肪肝规范诊疗中心”。脂肪肝是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防治,不少患者可能会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我们目前开展肝脏脂肪含量检测及肝脏硬度测定,并根据不同病因对脂肪肝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及管理,科室还设有脂肪肝专科门诊,为广大脂肪肝患者带来福音。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国庆长假这几天,市民刘先生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复查肝脏功能,结果显示转氨酶、凝血功能都正常了。他高兴地说:真没想到两个月之前,我这么严重的肝损害现在能恢复的这么好!
吃下“退烧药”,变身“小黄人”
时间回到今年8月中旬,四十多岁的市民刘先生因受凉发热用了几天 “退烧药”以后,不知怎么的变成了“小黄人”,皮肤、巩膜、甚至小便都是的,这可把他紧张坏了,赶紧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就诊。
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二科/肝病科主任张淑红在接诊检查后发现,刘先生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数值严重偏高。张淑红介绍,胆红素升高就是刘先生变成“小黄人”的直接原因,他的病情经消化内科专家初步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
“入院后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我们发现刘先生还是一名乙肝患者,并且大量饮酒史二十多年,合并存在酒精性肝病,再顽强的肝脏也经不住这么多重的打击啊。”张淑红告诉记者,经过医院内科保守治疗,刘先生病情越来越重,出现了食欲差、全身无力、精神萎靡、粪便颜色变浅等症状,总胆红素也是继续升高。
通过对刘先生的影像学检查显示,他的胆道系统没有梗阻,粪便化验结果显示他不仅肝细胞损伤严重,而且肝内小胆管破坏严重,胆汁淤积在肝内,无法排泌到肠道。“患者病情危重,如果不能迅速扭转病情,必将会有生命危险。我们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给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张淑红说。
张淑红介绍,刘先生在接受第一次人工肝治疗后,病情就得到了有效逆转,胆红素开始下降。第二次治疗后,PTA升至正常范围。经过三次人工肝治疗后,刘先生的粪便颜色转为正常,食欲也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肝脏功能相关指标逐步改善,经过六次人工肝治疗后,刘先生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顺利出院。
30岁小伙10年“酒龄”
导致肝衰竭
“人工肝”治疗让他改变人生
30岁的小王(化名)今年四月因肝衰竭被送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就诊。“小王(化名)虽然年龄仅30岁,但是已经喝酒10年了,而且这十年间天天喝酒没有间断。” 张淑红介绍,由于小王(化名)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因肝病去世,他自认为无法逃脱肝病的侵袭,就天天喝酒不出去工作,最终导致早期肝衰竭。
张淑红在为他全面检查后,建议家属为他做“人工肝”治疗。小王(化名)9岁失去父亲,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因为怕为本不富裕的家庭造成更大负担,小王(化名)拒绝配合治疗。在母亲的一再坚持和劝说下,他终于答应配合治疗一次。“在第一次‘人工肝’治疗后,小王(化名)的各项数值发生了明显的下降,效果非常好。”张淑红介绍,小王(化名)得知治疗效果这么好,也有了信心,继续配合治疗,不足半个月就顺利出院。出院四个多月后,小王(化名)来医院复查,肝脏各项数值基本恢复正常。“最近小王(化名)来复查,告诉我们他已经不喝酒了,而且也找到了工作和女朋友,这次治疗真的改变了他的人生。” 张淑红说。
据了解,人工肝支持系统,简称人工肝,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其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接。
据了解,工肝治疗主要是针对肝衰竭的病人,还有一些病人为了等待肝移植,作为一个过渡的治疗。人工肝的治疗原理和肾脏透析是一样的,但是它和透析又不完全一样,肾脏透析清除的主要是针对水溶性的中小分子,而“人工肝”主要是清除脂溶性的中大分子。
张淑红介绍,作为人工肝治疗,它一方面是清除体内毒素,减少毒素对人体直接损伤,另一方面减少毒素对肝脏间接损伤,最重要的一点还会通过肝脏的再生的原理,利用这一段时间让肝脏休息一会儿,让肝脏的再生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常吃药的人注意了!
药物肝损伤,后果很严重!
“这次患者刘先生病发,跟使用退烧药有关系,也跟个体差异有关,造成了药物性肝损伤。”张淑红介绍,药物性肝损伤在我国还是呈一个上升的趋势。药性肝损伤分两种类型,一个是固有型的,一个特异性的,固有型是药物本身对肝脏有损伤我们能够预知,比如化疗药等。而特异性的药物肝损伤是不可预知的,有的患者有个体差异或与免疫能力有关,还可能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据了解,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迄今仍缺乏简便、客观、特异的诊断指标和特效治疗手段。“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临床药物种类繁多,人群不规范用药较为普遍,应用各种药物等较为随意。”张淑红介绍,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药物安全性问题和药物肝损伤的认知尚不够,因此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据悉,目前已知全球有 1100 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等。国内有报道相关药物涉及传统中药(23%)、抗感染药(17.6%)、抗肿瘤药(15%)、激素类药(14%)、心血管药物(10%)、非甾体类抗炎药(8.7%)、免疫抑制剂(4.7%)、镇静和神经精神药物(2.6%)等。国内报道较多的与肝损伤相关的药物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