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导航_中心院区 >其他科室 >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

中心院区​核医学科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前身同位素室)创建于1962年9月,是山东省较早开展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医院之一,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已成为集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诊断、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功能测定为一体的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诊疗中心。

科室人员梯队配备合理,拥有全省较强的核素诊断和治疗临床医护技专业队伍。科室拥有进口全息数字化Discovery MI型PET/CT及SPECT/CT核医学显像设备各1台,设规范化核素治疗病床12张,是济南市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诊疗中心。

目前开展主要项目如下:

1.PET/CT显像:肿瘤方面(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治疗后再分期、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和治疗后的疗效评价、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肿瘤患者随访过程中监测肿瘤复发及转移、健康体检等)心血管系统(心肌代谢显像、存活心肌评估等);神经系统(脑代谢显像等)

2.SPECT/CT显像:全身骨显像、心肌灌注显像、肾动态显像、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唾液腺显像、异位胃粘膜显像、胃肠道出血显像、肺通气/灌注显像、131I全身显像等。

3.核素靶向治疗: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清甲、清灶治疗;89Sr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

查看更多>>
出诊信息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科室动态
查看更多+
甲状腺癌伴淋巴结及肺转移,核医学有利器

这周一,是张先生来核医学科门诊常规复查的日子,此时张先生的心情与精神状态与3年前初来核医学科就诊时简直天壤之别。70多岁的张先生于2017年11月因双叶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加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手术医生请核医学科会诊,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碘-131治疗。张先生回忆当时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简直就是天塌了,也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是碘-131治疗,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核医学科,李鲁生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患者,李主任根据张先生的病史、手术记录、病理及CT等结果,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及肺转移,确定需要碘-131进一步治疗,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建立了核素治疗随访病历,张先生说是李主任的专业水平和耐心打消了自己的所有疑虑和担心。

在随后一年的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李鲁生主任综合张先生的病情,根据制定的诊疗计划分别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和2018年11月给张先生进行了3次碘-131治疗(全身碘扫见下图),张先生的颈部转移淋巴结和双肺转移灶逐渐消失,随着治疗的好转,张先生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起来,目前生活质量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1.jpg


2.jpg


据李鲁生主任介绍,甲状腺癌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而日益引人关注,根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估计,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约为6.7/10万,我国每年新增病例达19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是甲状腺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总体的95%以上。DTC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放射性碘-131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

碘-131是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为8.04天,其中90%以上为β射线,口服碘-131吸收入血后,可被甲状腺滤泡细胞摄取浓聚。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细胞仍具有摄取碘-131的能力,碘-131治疗成为绝大多数中高危DTC患者甲状腺全切/近全切除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3.jpg


       乳头状甲状腺癌易早期发生区域淋巴转移,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颈部淋巴转移,少部分患者发生肺及骨骼远处转移。根据转移灶的不同给予患者不同个体化治疗剂量,4-6个月可重复治疗。碘-131治疗大大降低了中高危甲状腺癌患者复发率。

4.jpg




我院举办甲状腺健康教育义诊咨询暨第二届国际
5月25日,值第二届国际甲状腺周之际,作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和核医学分会发起的“中国百城百院甲状腺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之一,我院内分泌科在门诊楼二楼大厅举办甲状腺健康教育义诊咨询活动,拉开了济南市 “甲状腺健康关爱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吸引了市区及周边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及市民前来咨询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健康指导。内分泌科王文汇主任、尹晓医生、崔颖医生以及核医学科李鲁生主任,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介绍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解答各种问题、发放宣传资料、免费为群众体检。2010年5月24日~28日是国际甲状腺联盟倡导的第二届“国际甲状腺宣传周”。 此次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甲状腺疾病对妊娠妇女及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宣传活动旨在唤起大众对甲状腺的了解、增加对甲状腺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就诊率和治疗率。 甲状腺被誉为我们身体的发动机,控制着人体的代谢活动,并调节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可影响到身体的每个部分。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尤其在成年女性高发。,令人担忧的是,它们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据统计,中国有超过5000万原发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多达4000万为原发性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为症状的隐蔽性较高,不易为患者所察觉,接受相关的正规治疗的甲减患者只有5%。作为内分泌领域第二大疾病,初期甲减会使人精神不振、贪睡、记忆力下降、出现不明原因的浮肿或体重增加,如不治疗,危害会进一步增加,出现心率降低,血脂紊乱,便秘以及抑郁症状;育龄期女性有不孕的风险,如仍得不到治疗,最后会导致心肌梗塞,心肾脏等器官因积液而衰竭,甚至会增加老年痴呆症患病几率。内分泌科王文汇主任倡议全社会关注甲状腺疾病,尤其呼吁35岁以上的女性应关注自己的甲状腺,如平常有诸多类似亚健康的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使甲状腺疾病能够得到及早发现和科学治疗。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准备妊娠的妇女更应提高防范甲状腺疾病意识。通过此次健康教育义诊咨询活动,将为普通大众提供更便捷的途径,让大家能够了解甲状腺疾病的知识,为高危人群提供检查、诊断和及时治疗的正确指导,使我们颈前的彩蝶能够健康的轻舞飞扬!胡苏
苏国海院长带队考察北京同仁医院核医学科
苏国海院长带队考察北京同仁医院核医学科

10月31日,苏国海院长带领汪运山副院长、医学工程部王世金部长、院务部王雷副部长、后勤保障部耿笑冬副部长、核医学科李鲁生主任一行6人对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核医学科进行了实地考察。此行旨在加强我院位于6号楼负一层核医学科新址建设。

      同仁医院核医学科李眉主任详细介绍了同仁医院核医学科的科室布局、诊疗流程、设备设施、防护要求等,并对科室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毫无保留的进行介绍,最后对我院新址核医学科的平面布局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考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院核医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科室风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