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信息 >正文

援坦医疗队员半年的感悟
时间:2013-04-26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中国第22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 心外科焦齐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我来说这是不平常的一年,也是收获和感触颇多的一年,尤其是来到坦桑尼亚之后的5个月,经历了最初的好奇与迷茫之后,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工作和生活都步入了正轨。 来到坦桑尼亚以来,我一直牢记援外医疗队的使命,对党忠诚,严格遵守外事纪律,遵守受援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和宗教传统。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受援国民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尽我所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医生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树立中国医生的良好形象! 在工作中因地制宜,根据坦桑尼亚的心脏病流行病学特点,把工作重点放在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特别是低龄病人瓣膜病)上。我所工作的Muhimbili医院是坦桑尼亚最大、条件最好的医院,病人都是从下面各级医院转上来的,因为医院的药品、试剂和器械设备经常不到位,所以病人压床情况严重,有一些病情较重的病人入院后得不到及时手术治疗我们只能尽力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稳定病情、改善心功能,等待手术。坦桑尼亚心脏病流行病学特点与国内大不相同,国内常见的冠心病在这里发病率是不高的,而且在中国政府援建的心脏中心开业之前,坦桑的医院是没有条件做冠脉造影的,所以心外科是没有冠心病手术的。另一方面,在坦桑有很多疾病又是国内少见的,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生育率高、相应的产前检查不足,造成先心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而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全坦桑尼亚只有4家医院有条件开展心外科手术,条件所限,手术量都不大,所以各种年龄段、各种病情的先心病病人集中到Muhimbili医院,让我见到了很多在国内没有见到过的情况;再比如瓣膜病,坦桑的公共卫生条件较差,造成风湿性瓣膜病发病率高且病人发病年龄明显偏低,病人年龄多在20-30岁,甚至10岁以内的病人也不少见,这与国内常见的,6、70岁以上的高龄病人处理原则截然不同。遇到这些情况,我总是第一时间找书查资料,同时也和当地医生认真讨论病情,向他们了解类似病例不同手术方法的预后情况,遇到了很多在国内遇不到的病例,也学习了很多在国内学不到的知识。在这里多种恶性传染病肆虐,尤其是艾滋病,HIV阳性率高达7%,这是一个让来自中国的外科医生触目惊心的数字,所幸心脏外科都是择期手术,术前会有检查结果。我的队友就遇到过急症手术后被告知病人HIV阳性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医疗队员们没有退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坦方医护人员的好评。 我在工作之余,还要承担使馆、经商代表处的保健任务,并积极参加中资机构、华人华侨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2011年12月初,桑给巴尔岛的一个中国工人遭遇电击伤,造成左上肢深度烧伤、肠坏死、腹壁约5*5cm缺损。援助桑岛的江苏医疗队为其做了肠切除手术,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病人被转运到Muhimbili医院。我们山东医疗队的队员积极配合,为其联系住院,协调治疗。病人入院当天晚上,左上肢大量渗液,高热,咳嗽时肠管从腹壁缺损处膨出。我找到病人所在病区的外科主任,请他组织会诊并说服他急诊手术,又在手术室门口等到凌晨3点,直到把病人送回病房。在病人情况稳定,有航空公司同意病人登机后,我们山东医疗队又派出4名医生,两辆车并准备了镇静、止疼、消炎和补液药物,将病人送上回国的飞机。看着飞机起飞,我悬了好几天的心也放下了,祝同胞好运!在Muhimbili医院工作几个月来,我有几点体会,1:一定要尽快过语言关,充分的交流可以在短时间内赢得外方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信任,尤其是作为这手术者,在手术台上和体外循环师、器械护士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2:工作务必谨慎,在这里遇到的病种、病情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很多从前的经验没有用武之地,面对不熟悉的病情,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出现差错。3:医疗技术是赢得外方医护人员信任和尊重的关键。手术台上的一招一式大家都能看在眼里。而和他们讨论他们冠状动脉搭桥等他们没有开展过的手术时,他们也会对中国医生另眼相看,虽然他们也是心外科的专科医生,而且也在资料上看过相关内容,但是毕竟不如我们在很多例手术实践中摸索的经验那么细致、实用。 辞旧迎新之际,我深知要圆满完成我的援外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一定尽我所能不辜负党和祖国的期望,努力工作,为国争光! (新闻报道由科教外事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