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坦桑尼亚的感谢信
时间:2013-04-26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尊敬的院领导:2011年9月1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作为中国第22批援坦医疗队员,到达坦桑尼亚还不到一个月,我父亲却在查体时被发现“肺部包块”。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当时,我正在吃午饭。坦桑尼亚与国内有5小时的时差,那个时刻正是济南的下午6点多,姐姐给我发来短信,告诉我今天上午父亲单位组织查体,胸透发现问题,医生要求做胸部CT,又进行强化扫描,下午拿到结果,姐姐已经第一时间把检查结果给我发到了网上。可是,坦桑尼亚经常停电,当时正好停电,我无法使用网络。从短信中得知父亲得了重病,我已经顾不得国际长途的昂贵电话费,立即给姐姐拨通了电话。姐姐在电话中一字不落地念了CT结果,“右肺上叶有包块,有分页,周边有毛刺,胸膜受累”。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作为一个有15年临床经验的心胸外科医生,我当然清楚这种影像学表现最有可能是什么!“肺癌”这两个字出现在我的脑子里时,我仿佛看到了我年迈的父母那满脸痛苦的表情,我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却又恰恰在他们突然遭受疾病打击时不能在身边分担忧愁。听完姐姐在电话中的描述,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不知道父母正承受着怎样的痛苦与煎熬。不过,我逐渐从最初的恍惚中清醒过来,告诉我姐,赶紧检查,如果有机会就早做手术!可是,我姐担心父亲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我又给母亲打电话,她也有这样的顾虑。整整一个下午,我就在电话来往中度过。待到坦桑尼亚临近晚上的时候,济南的家中已经是夜半时分,我说服不了母亲和姐姐,只好先让她们明天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等到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与家人的几番通话,没有一个让人放心的结局,我顾不得当时已经是济南的深夜,给我们医院科研外事处王处长打了电话。给母亲和姐姐打电话的时候,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她们再为我担心,拨通王处长的电话后,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几次哽咽的说不出话来。王处长不停地安慰我,让我不要着急,医院会尽全力照顾我的父亲。第二天,王处长就向
苏国海院长做了汇报,并主动联系了我的家人。苏院长指示尽快为我父亲安排全面检查,并特别指示,针对我父亲年老体弱及肺癌的转移特点,重点检查肺功能、颅脑磁共振和全身骨扫描,并请胸外科杨长征主任、朱良明主任协助。等待结果的日子,对我来说是如此的煎熬,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在这种时刻不能陪在身边,让我心中充满愧疚。苏院长、王处长都给我发来短信,让我在不安的等待中获得了安慰。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万幸没有转移,肺功能也基本正常,能耐受肺叶切除手术。杨主任和朱主任反复向我母亲和姐姐解释病情,告诉她们可以用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他们的细致周到,让我的家人非常感动,他们的专业技术,也让我家人感到放心。两位主任耐心细致的解释,终于打消了我母亲的顾虑,同意手术。父亲就住在我所在的科室,张昌来主任为我父亲腾出了最好的病房。这期间,马效恩院长身在外地,特意派人给我父母送来他的问候。苏院长和王处长也多次到病房探望。9月19日,朱良明主任亲自主刀,为我父亲做了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手术后,肖伟护士长和杜瑞芝老师安排了科里最精干的护理人员,24小时在监护室护理我的父亲。护理人员在监护室对我父亲的照顾无微不至,因为我父亲耳聋,她们就用纸笔不厌其烦地和他交流,陪他聊天,缓解他的紧张情绪。更让我心存感激的是,卫生局的领导也在百忙之中到医院看望了我父亲。今天,我父亲痊愈出院了,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在此,衷心感谢卫生局和医院领导,感谢科室的同事们,你们的关心与帮助,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援坦医疗工作中。请你们放心,我一定加倍努力工作,完成祖国交给我的任务,为国争光。 中国第22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 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 焦齐 2011年9月30日 (党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