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信息 >正文

公交车上突发心梗 远程监测及时救命
时间:2014-07-08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曾经自我感觉是“胃口不好”,没想到却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更让患者张先生及全家人没有想到的是,6月11日上午他在公交车上突然发作急性心梗时,“救命稻草”竟然是半个多小时前在我院刚刚佩戴在身上的心脏远程监测仪。
今年57岁的张先生近一个多月以来一直感觉“胃口不好”,“总觉得胃里堵得慌,打嗝或大口喘气之后就感觉舒服一点”。6月11日一大早,张先生就赶到了我院内科门诊,他想做一个胃镜检查,看看胃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功能检查科副主任周丽珍在详细了解患者症状之后,建议先佩戴心脏远程监测仪,排除心脏疾患。因为患者所描述的症状,更接近于冠状动脉硬化的表现。由于佩戴心脏远程监测仪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张先生便于8时40分佩带好监测仪后,离开医院乘坐80路公交车,去单位上班。
仅仅十几分钟过后,远程监测系统就发出了异常信息,张先生的监测图形在8时53分23秒至55分12秒出现了一次“ST段弓背型抬高”。对于心电专家来说,这种情况随时有发生广泛前壁心梗,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这是一个能够危及患者生命的信号。就在周丽珍副主任打通患者电话,要求其返回医院过程中,患者又出现一次“ST段弓背型抬高”。尤其令医生着急的是,据患者描述,他所乘坐的公交车当时正行驶至泉城广场附近,堵车非常严重。一旦再次发生持续时间更长的“ST段弓背型抬高”,患者极有可能猝死在赶往医院的途中。
      在等候患者返回医院时,功能检查科主任周克平专门安排人员到医院门口等候,以防患者发生不测。心内科介入专家也做好接诊准备。患者于10时17分赶到医院,期间持续时间超过90秒的严重心肌缺血共发生了4次,同时伴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据心内科户克庆医师介绍,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局限性狭窄99%,冠脉血流缓慢。心内科关玉庆、杜乃立、户克庆三位医师立即为患者进行支架治疗,开通了冠脉,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张先生于6月19日顺利康复出院,出院时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结果均正常。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张先生对中心医院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多亏戴了心脏远程监测仪,发现了我的心脏变化。也多亏中心医院及时救治躲过致命的一劫,真心感谢中心医院的医生!”
“如果不是佩带了心脏远程监测仪,这名患者要么在院外急性心梗发作时失去生命,要么是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临床上心脏猝死患者就算被成功抢救过来,出院后三个月至半年也必须注意休息,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介入科关玉庆主任介绍说,该患者介入手术后第9天顺利出院,充分证实短短半小时之内的4次心肌缺血因为抢救及时,而没有对他的心脏功能造成任何损害,这种抢救速度是使患者愈后如此良好的关键因素,充分体现我院从远程监测到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完整的链接,也体现出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实力。
      另据了解,心脏远程监测系统由设在医院的心脏远测监护中心和用户随身佩戴的心脏远程监测仪(iHolter)两部分组成,具有72小时连续心电异常检测预警、无线双向数据传输、固定电话数字传输和USB回放等功能。数据发送途径分为手机和固定电话两种,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通俗地说,凡是有移动信号的地方都可以接收心脏远程监测系统信号。在患者感觉不适或出现心电异常时,心电图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送至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测中心,由监测中心的医生予以诊断分析。如果出现突况会立即并将诊疗意见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家属。我院是省城三甲医院中配备心脏远程监测系统的两家医院之一,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脏疾病及手术监护、起搏器随访等方面正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狭窄部位达99%

        
                                   支架术后(狭窄部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