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支架”8年又心梗
时间:2019-12-05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78岁老人“支架”8年又心梗
专家提醒:规律服药定期复诊可延缓病情发展
“没想到,还能活着出院!”12月2日,78岁的赵先生出院前,专门向济南市中心医院介入科主任关玉庆表示感谢,又不忘叮嘱同病房的病友们:“千万得听医生的话,复期来医院复查,按医生的要求吃药,千万别跟我一样,8年前放了5个支架,不好好吃药,这一回又心梗了,差点要了命。”
心脏支架(Stent)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
急性心梗患者置入支架以后就万事大吉吗?赵先生说:“不单单是放上支架以后必须得按医生的要求服药,血脂、血压、血糖超标的病人,也得按要求服药。我有高血压病30多年,但凡活得仔细一点,8年前也不至于心梗严重到放5个支架的地步。”
支架后再心梗
医生还能怎么办?
11月26日中午,因为在家感觉明显的胸痛,赵先生被120送到济南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在胸痛中心,医生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Ⅱ级,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医生与家人沟通的过程中,赵先生听得很明白:在家这几天的前胸部位疼痛,这是典型的冠心病发作症状,现在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而且必须马上造影,越快越好。
不过,赵先生也很担心:我这心脏外边的血管里头都有5个支架了,而且当时是在最好的大医院,现在又堵了,医生还能怎么办?
家人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患者被送进介入科的手术室,通过血管造影,很快明确了这一次发生梗阻的动脉部位:冠状动脉供血呈右优势型,左冠脉走形区可见支架影,LM形态不规则,LAD近段支架处100%闭塞,前向血流TIMI0级;LCX近段呈50-60%节段性狭窄,TIMI3级;RCA近端瘤样扩张,近段60-80%节段性狭窄,远段三支分叉处呈70%节段性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可见右冠向左冠发出的侧枝循环,前向血流TIMI2级。

对此,关玉庆主任介绍说:“患者最主要的问题在于,LAD近段支架处100%闭塞,前向血流TIMI0级,LAD即是左前降支,完全梗阻了,所以前向血流才会是0级,就是一点血流都通不过去。再来说这个左前降支,是冠状动脉左主干沿室间沟下行的一支重要血管,是冠状动脉营养心肌前壁的一支主要血管。这位患者左前降支100%闭塞,引起了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前间隔、二尖瓣前乳头或者下侧壁,相应区域的心肌细胞出现梗死,随时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在明确了病因的基础上,关玉庆主任对100%闭塞的左前降支进行介入治疗,植入3枚支架,恢复了对心肌前壁的供血。
“二次心梗”再开通
支架植入难在哪儿?
8年前植入支架的地方又发生了堵塞,这一次再怎么开通血管?
关玉庆主任说:“对于左前降支的100%闭塞,介入治疗分两步,第一步是用导丝把不能的地方通开,第二步是在闭塞严重的地方再植入支架,而且是3枚支架,及时地恢复了血流。”
介入治疗分两步,听起来似乎十分简单,关主任解释说:“操作过程中的难度非常大,一是患者的血管钙化严重,不具备搭桥的条件,患者本身存在众多并发症,心脏功能很差,以他的心脏状况,也只能是选择以通开血管为主要目标的保守方案;第二个方面的难度,主要还是在原来的支架内部,再植入支架的技术难度,8年前的支架已经被血管内壁吸收了,但这一段血管又与正常血管不同,所以给我们的操作带来了很多限制,既要保证血流顺畅通过,又不能使血管扩得太过,需要恰到好处。因此说,风险极大。”

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就是为了让血流更通畅,为什么支架内部还会发生堵塞?关主任说:“冠心病患者,有一个名词叫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血糖这些指标高了,血液就粘稠,就容易附着在内壁上,支架的内壁同样会受到粘稠物质的附着,时间久了,必然堵塞。毕竟,支架内壁也不过是2.5至3.5毫米的直径。因此,需要严格按医嘱来服药。”
心梗患者必须澄清认识
“放了支架”并非万事大吉
“相隔8年,2次心梗,这位患者的情况属于极少数,但存在相同认识误区的冠心病患者大有人在,其中的教训就是一定要通过规律服药,严格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同时还要适当运动。”关玉庆主任介绍说,临床上经常遇到植入支架后“三高”指标继续升高的患者,为什么?就是因为患者误以为“放了支架”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冠心病的问题。
“支架植入术,只是在突发急性心梗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救命手段,属于被动的措施。真正要避免2次、3次心梗,只有患者听从医嘱,定期来医院复诊,平时在家规律吃药,低脂低药饮食。”关主任提醒广大冠心病患者,无论植入支架,还是心脏搭桥,都是紧急状态下的救命手术,而术后长期坚持药物治疗,才是延缓病情进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