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漠视“血压控制”隐患多
时间:2019-11-28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55岁女士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谁会想到脑动脉瘤?
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漠视“血压控制”隐患多
如果一个人突然剧烈头痛,并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有谁会想到脑动脉瘤?
11月25日,济南市中心医院国家级卒中中心,55岁的王女士躺在神经外科的一间病房里,回想起自己病情发作之初的症状,仍然感到有些惊险:“在这之前,没什么征兆,就是突然出现了非常难受的头痛,紧接着就是恶心、呕吐,当时以为是吃坏了东西,在家忍了两个小时,头痛得厉害,昏昏沉沉的,越来越重,赶紧打120,把我送到了中心医院。”
11月7日中午12点,王女士被120送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国家级卒中中心,接诊医师的病案记录:血压160/90 mmHg,神志朦胧,呼唤睁眼,简单对答,四肢活动可,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事过之后,王女士说:“上了120的救护车,医生就发现我的神志有些不太清醒,所以直接把我送到了卒中中心,现在想想挺害怕,这要是家里人开车送我上医院呢?先得找地儿停车,再挂号,再到门诊排队,等搞清楚症结在哪里,差不多也把病情给耽误了。”
脑血管造影找到“元凶”
瘤体直径不足3毫米
11月7日中午1点,患者王女士被送到济南市中心医院介入科,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杜斌,麻醉医师王丽娟,助手于福超,其同为患者在全麻下进行脑血管造影术。

杜斌主任介绍说:“对这位患者和家人来说,在明确诊断之前,他们可能觉得眼前的事情是一团乱麻,没个头绪,先是在家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这才过了两个多小时,就发展到神经不太清楚,越来越严重,家人很着急。但对于我们卒中中心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来说,诊疗流程却是非常清晰的,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那么,接下就必须是脑血管造影,以明确导致出血的原因,出血的具置。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患者亲属的信任、支持,以缩短患者等待的时间。”
很快,通过脑血管造影,杜斌主任发现“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紧接着,3D成像,测得动脉瘤直径1.5×2.4mm,瘤颈2.3 mm。
从入院到明确了病因,这个过程不足1小时,患者家人十分感激,说:“以前,根本没想到医院里抢救脑血管病人的流程是这样,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脑卒中中心,抢救的速度太快了,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动脉瘤长势太“刁钻”
瘤体越小 栓塞越难越大
病因明确了,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也明确了,接下来,问题会不会迎韧而解?
从3D成像的测量数据来看,动脉瘤直径1.5×2.4mm,瘤颈2.3 mm,直径2.4mm的瘤体是个什么概念?杜斌主任介绍说:“绿豆粒那么大,而且,比普通的绿豆粒还要瘦一点。虽然就这么一点点的小东西,要实现栓塞的话,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为什么瘤体越小,栓塞难度的反而越大?
作为杜斌主任的助手,医师于福超见证了王女士颅脑中动脉瘤的长势的与众不同,他解释说:“导丝从大腿的根部进入动脉,一路上行,到达颅脑内部,再进入瘤体所在的分支动脉,最终要进入瘤体,对瘤体进行填充,难度在哪里?瘤体的腔太浅,导丝顶端在瘤体腔内不容易停留,如果瘤体稍大一点,操作起来反而容易。”
更少见的情况是,绝大多数脑动脉瘤,都是顺着血流的方向朝前突出。这位患者,瘤体是朝着血流相反的方向生长。杜斌主任介绍说:“我们的导丝是顺着血流方向前进。也就是说,导丝顶端到达瘤体腔内,要回头,再释放弹簧圈。再一个就是,大多数人不了解脑血管介入的特点,从作导丝的位置,到脑动脉瘤的瘤体腔内,这个距离在1米以上。比头发丝还要细的一根导丝,远程控制它的最远端在1米之外拐弯,回头,完成填充,一系列的难度,非常大。”
警惕脑血管疾病
“血压控制”是关键
通过这次脑动脉瘤发作而住院,王女士体会到了忽视高血压的巨大危害。
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住院病历中,有“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系统治疗”的记录。

王女士说:“我血压异常,差不多已有10年,感觉到特别难受的时候,就去诊所测一测血压,最高能达180,可我一直认为四十多岁、五十来岁的人,血压高一点能怎么着?所以吃降压药也是有一搭无一搭,高的时候就吃两天,不大难受的时候就不吃。这些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没想到会严重到这一步。再一个,高血压和脑血管瘤有没有直接关系?我也在网上查了好多,貌似也没个明确的说法。总之,有病了,得听进去医生的建议,不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来行事。”
颅内动脉瘤,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这个时候,颅内凸起的动脉壁管壁就会变薄,形成一个向外拱起的囊性膨出。
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如果这个凸起的囊性物发生破裂,就会导致颅内出血,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对于颅内动脉瘤,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就是CTA或者DSA数字减影。非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动脉痉挛等,而颅内动脉瘤病人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早期手术。
关于患者王女士的脑动脉瘤,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于福超解释说:“脑动脉瘤的形成原因很复杂,高血压不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但它是最大的诱因。因此,每一名高血压患者都应该重视‘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而不是等到成为脑卒中中心的一名急症重症患者之后,再重新认识和理解高血压的危害。”
脑卒中来势汹汹
“偏爱”5类人士
脑卒中,对大多数人来说,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其实,所包含疾病,基本就是中医所称的“脑中风”范畴。
按照现代医学的标准,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脑血管被堵塞,而使脑实质受损所致疾病的发生过程,就是脑卒中。西方医学又把脑卒中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事件”。
哪些人容易得脑卒中?
从济南市中心医院国家级卒中中心的接诊记录来看,脑卒中“偏爱”下列5类人士——
1、高血压患者:年轻人血压高于140/90mmHg,老年人血压超过150/90mmHg,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医嘱服药,稳定血压。这位55岁患者就是因为忽视高血压,从而诱发脑卒中;
2、不爱运动者:肥胖是百病之源,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中度体育锻炼,可降低诊发脑卒中的风险;
3、腹部肥胖者:临床实践表明,男性腹部肥胖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3~5倍,女性腹部肥胖型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也在增加;
4、血脂异常者: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关键的危险因素;
5、长期吸烟者: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炎症反应加强及氧化修饰,增加了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机率;
除以上5种情况外,糖尿病、酗酒、压力过大、失眠、抑郁症也是脑卒中的危险诱因。身边有人脑卒中,别犹豫,赶紧拨打120。
失语或口齿不清,半边肢体麻木无力,无诱因突然头痛,步行失去平衡,视物不清,这是脑卒中的5大典型症状!
在省城济南,如果你的身边有人发生脑卒中,最负责任的做法就是赶快拨打120!
如果患者本人对自身病情比较了解,也可以要求120急救人员直接送往济南市中心医院!
这是因为,济南市中心医院国家级卒中中心是全国首批55家“高级卒中中心”之一!
2019年11月9日,济南市中心医院发布“济南市卒中急救地图2.0版”。这是继2018年10月28日济南市卫健委主导发布,由济南市中心医院牵头绘制的“济南市脑卒中急救地图”的升级完善。
在发布会上,济南市神经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晓红教授,汇报济南市卒中急救地图发布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与地图发布前相比,济南市静脉溶栓数量增长了119.6%,机械取栓数量增长107.3%,介入手术增长49.7%;DNT(患者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PT(患者入院到动脉穿刺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时间窗内,进入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患者数量成倍增加。
作为济南市卒中急救地图、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济南)的管理质控单位,济南市中心医院在关键适宜技术开展,卒中绿色通道运行、区域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并持续处于领先地位。
苏国海院长在发布会上指出,济南市中心医院一直全力打造全省急救最快、救治效果最好的医院。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济南市中心医院有机整合了卒中救治所有相关科室,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动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及早期康复治疗等脑卒中救治技术,使脑卒中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治,大大提高了卒中治疗效果,降低致死率、致残率。通过卒中地图的培训和推广、信息化建设、质控改进及各级医院与市急救中心的协同联动及密切合作,逐步建立起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卒中救治网络,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脑卒中“黄金1小时”快速救治通道,达到缩短就诊时间的目的,提高救治效率,提升救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