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院区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05号
东院区地址:济南市历城区经十路5106号
客服电话:0531-55739999


这是医院宣传部门收到的第一份来自职工家属的稿件,作者是我院发热门诊医生丁蕾的丈夫——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磁共振室副主任医师肖连祥。春节假期可能是很多医务人员一年里难得能有的几天空闲时间,可今年的春节,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们放下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一线。
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丈夫对妻子的爱与支持;读到了医者无私付出与大爱;也读到了他们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感恩、致敬所有为抗疫贡献出自己力量的人们,愿所有人都平安!今日立春,让我们一起加油,战胜病魔、阳光普照时,春天所有的美好都将如期而至!
写在抗疫战线的后方
面前·背后
2019年12月末,武汉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2020年1月7日,肺炎病原体被成功分离出来,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自此,一个海鲜市场吸引了十四亿目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帷幕。1月22日,在钟南山院士明确提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明确的人传人证据后,疫情急转,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在农历新年前夕,宣布封城,两江三镇、九省通衢将自己与神州大地隔离,面向疫情,背水一战。随后的几天,全国各地陆续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隔离措施。人们注视着网上、电视里不断刷新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嗅到了17年前相似的味道。是的,上一次相似的情形,还是2003年的SARS疫情。那一年,我21岁,还是象牙塔内的学生,身边是岁月静好,那一年,我所在的地区没有被SARS波及,对于负重前行的人们,只是从媒体宣传中才有模糊的印象。而17年后,当我已近不惑,当我已是医生和医生的家人,这场疫情,让我突然发现,我的面前,已没有了替我抵挡危难的背影,而我的身后,是需要我保护的家人、和职责所在需竭力庇护的百姓。
我的面前还是有一个背影。妻子是济南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应对这次疫情,医院专门成立“发热门诊”,她自然要冲锋在最前线。尽管在最初,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也对疫情有所担忧,但是完全没有料到,此次新冠肺炎的流行趋势进展如此迅速,传染性如此之强,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从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到粪口传播……而在目前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只能尽力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正常人群隔离防护、对症治疗病人。
1月20日,妻子开始在医院发热门诊值班,我也就意识到,这个春节,免不了忙碌了。腊月二十九,本来想全家一起吃顿晚饭,对于时常加班、学习、开会的我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奢侈,但一早就出门的她,直到晚上七点,微信的留言还是:“不用等我,一会儿还开会”,我知道又没戏了。我也猜测到,这是大战前夕的动员与计划了。
除夕夜妻子值夜班,接近中午的时候,我在厨房准备午饭,突然感到从后背环抱的双手,慢慢发觉了背后无声的啜泣,我知道,她也害怕,害怕很多东西,害怕这一无所知的病毒,害怕与我们分开。中午,三代同堂、全家团圆,略略圆了年夜饭的缺陷。除夕是我的生日,我收到她的微信:对不起,不能陪你过生日,我回:没关系,明天等你。
谁知道,由于疫情进展迅速,她的一个夜班,值了26个小时,大年初一晚上7点才到家,简单洗漱后,一头扎进被子里沉沉睡去。年初二早上醒来,我们没有跟家人再次团聚,却不约而同做了一个决定,与家人隔离!因为害怕工作时候接触到病毒,再传染给家人。我是影像科医生,虽然接触的患者并不像妻子那样高危,但也正因为不在接触感染者的第一线,在物资紧缺的春节期间防护也不到位,可能也会有职业暴露的风险,初四我有一个夜班,就要面临这样的情况,接触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就这样初三之前,我们把孩子和老人送到了别处,开始了两个人的隔离。跟母亲告别时,母亲还不忘叮嘱我家里还有什么吃的,都放在什么地方,嘱咐我防护好。原本忙碌的工作只有新年几天可以陪伴父母,而今年的春节不仅没法陪伴,却还要让老人单独照料孩子,回头望一眼老的老、小的小,可这是我们当前必须做的选择!
疫情图上的湖北,俨然是本次灾难的暴风眼,那逐渐加重的红色,拖着人的心,不断下沉、下沉。尽管济南远离本次风暴的中心,疫情并没有湖北那么急迫,妻子和她的同事们仍然超负荷工作,至今为止,白班早晨7点多上,要到晚上10点左右回家。夜班第二天还需要承担留观患者查房,基本24小时以后才能回家。
我曾戏称她穿防护服的样子像个天线宝宝,但我知道背后的辛苦,她说开始的时候一天忙的不吃饭不喝水,也不敢脱防护服上厕所,因为脱了就要浪费一套防护服,浪费的不是防护服,是命,谁也不知道明天的疫情如何,物资供应任何,我们能节省的就节省。工作环境要求通风,门窗都必须开着,半夜值班没有患者的空闲,她就要起来不停来回走动取暖。
妻子科室的主任张淑红,50多岁,更是从春节前就持续加班,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要晚上十一、二点下班,即使回到家,还要接听无数电话,负责各种会诊,不管晚上什么时间发微信,总是立刻能收到回信,而这仅仅是开始,不知道会持续一个月、两个月,还是更长。这就是一线医疗人员的战场。
昨天晚上九点,妻子到家,递给我两大包点心,说是爱心市民捐赠的,她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超级满足。我想,这就是一线医疗工作者的可爱之处吧,善良,特别容易满足,没有抱怨,或者说,没有力气抱怨,洗漱完倒头就睡。她曾想过自己隔离起来,我说我一定要陪你,一方面我也需要坚守岗位,虽然不是一线,也有被传染的风险,要和家人隔离,另一方面,你知道家里有人等,可以看到家里的灯光亮着,到家以后有热水喝,有热饭吃,有人陪你说话,要不然你撑不过去。你在前线作战,我做你的勤务兵。虽然我看的最多的,还是她的背影。
我们彼此鼓励,困难总能度过。唯一对不起的,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但愿他们平安。这是我身边的医生、护士、技师、医工,其实他们也都是普通人,谁不爱惜生命,谁没有牵挂,谁不想阖家团圆,而当疫情就这样毫无征兆的来到面前的时候,他们、我们,所有医务人员没有人退缩、也不会退缩。大家一起坚守阵地,去直面最残酷的疫情。那些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牢牢的筑起了一道防线,挡在普通百姓的前面,而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们的背影。
在这特殊时期,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已经做好了被隔离、被感染的准备,身后即是家园,身边是袍泽手足,我们站在芸芸众生面前,我们的背影,愿能护住一片静好的光阴。我忽然能明白,面对异族入侵,我们的先辈怎么能做到舍生取义、慷慨赴国难,虽然此时的我们,万万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但我明白,这种选择、这种勇气,是当你是背后,有了要护佑的人和事物,心中有了值得付出的信仰,肩上有了负重前行的职责的时候,自然会做出的选择,自然地直面危难,将背影留给身后的人们。
我们这条战线还有更多人的背影,每一天,都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们,有热心群众赠送的食品、口罩、防护物资;有大爱无疆的捐赠者;有同事们相互的鼓励,朋友、家人关爱的问候;有为了防疫在街头、路口巡逻、坚守的民警和社区保安;有小区里消毒的物业工作人员;有村头的大喇叭和硬核抗疫宣传语;有火神、雷神的建造者和可爱的云监工;有医疗用品工厂加班返岗的劳动者;有互联网上暖心的鼓励话语。我们各司其职,面前是同样的疫情,背后是共同的家园。这是我们这场战疫的统一战线,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武汉不是一个孤岛,中国是不沉的巨舰。我们责无旁贷、愿意负重前行,只为背后孩子们的笑靥如花;我们保卫家园,只为泱泱华夏在背后貌美如花。
我从疫情最初到现在,一直坚信,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事实也反复证明,在中国的领导下,一次次的磨难,天灾也好,人祸也罢,都会被我们伟大的人民战胜。异族的侵略也好,洪水也好,地震也好,“非典”也好,一次次灾难面前,是华夏不屈的脊梁;一次次灾难过后,换来的都是中华民族空前提升的凝聚力,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带来的都是中华民族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写这些话,无意为医者邀功,不想在人前做秀,我只是想在这个非常时期,用平实的话语,带给大家一些正能量。那些疑问、那些责问、那些诘问,都是恨铁不成钢,如父母望子成龙般的鞭策;那些灰暗,也终究会在天日昭彰的时候,一扫阴霾。现在,请我们秉持信念,并肩战斗,面前,不止有晦暗,更有地平线上的光明,背后,不是我们的负累,而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力量的源泉。
感恩、致敬所有为抗疫贡献出自己力量的人们,愿我们都平安!道阻且长,请坚信我们战胜磨难的力量!
肖连祥写于2020-02-02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