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信息 >正文

消化三科病房迁至新址,保障患者健康初心不改!
时间:2020-05-09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根据医院整体部署,消化三科闻令即动,争分夺秒,迅速配合腾空病房,改建为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医护人员主动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中。目前,抗疫工作已趋于平稳。随着复工复产逐渐开展,消化三科复工工作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将病房位置确定为8号楼二楼南侧西区。

413日,在医院各职能部门的调控下,消化三科新病房整理完毕,全体医护人员重新返回岗位。在主任李振方的带领下,大家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科室理念,有条不紊地开展医疗护理工作。

在消化三科收治病人的前一周,好多外地患者打听到李振方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即将复工的消息,纷纷慕名赶来,仅41314日,专家门诊预约量每天都超过40人,这些患者中除了常规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外,还有需要近期手术的胃早癌患者、胃肠早癌术后患者,甚至还有正在其它医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等。在短短两天之内,26张床位全部收满,消化三科胃镜室每天工作量达到50余例。

家住枣庄市的赵先生413日一大早,与很多患者一样,便等候在了消化科专家门诊区域。45岁的赵先生半个月前,在枣庄中医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时,发现一处胃底隆起病变,当地医生建议到大医院明确病变性质,再决定下一步处理方式。听到这一消息,赵先生一家人全蒙了,不知道应该到哪里求医,万一是恶性肿瘤又该怎么办。经过多方打听,最终决定到省城济南找内镜专家李振方主任。经过咨询,得知消化三科即将收治病人的消息,感觉看到了曙光。

赵先生办理住院后,李振方主任仔细为患者查看了病情,完善胸腹部CT,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超声内镜示:胃底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考虑起源于固有肌层直径1.1×0.6cm呈纺锤状,向腔外突出。分析肿物形态,考虑胃间质瘤可能性大,因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痛苦大,决定采用内镜下肿瘤挖除术(ESE)来治疗。患者和家属也觉得这样的手术方式最好,李振方主任于416日为患者做了ESE,完整的“挖”下长径约1.2厘米肿物,病理结果证实为胃肠间质瘤,及时解除了患者及家属的后续担忧,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下边小编有幸请到李振方主任为我们介绍有关胃间质瘤的相关知识:

一、胃间质瘤有症状吗?

通常无特异性,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达数年,症状因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不同而异。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贲门部的可引起吞咽不适、吞咽困难等症状。

二、胃肠道间质瘤是恶性还是良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有良性、恶性之分,10%-20%是恶性的。一般情况下2cm以下的小的胃间质瘤是良性的。但如果超声胃镜检查发现瘤体有以下“不良因素”:边缘不规则、溃疡、强回声、回声不均匀,提示其生长较为活跃,有可能转变为恶性程度比较高的间质瘤。甚至部分病人在就诊时已发现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脏和腹腔。因此对于恶性及良性的早期鉴别显得相当重要。

三、得了胃肠道间质瘤该怎么办?

1)若瘤体直径<1cm,可以每年复查一次胃镜。如果有长大可能,需超声胃镜检查,以观察有无“不良因素”,若有“不良因素”则需要处理。

2)逐渐长大到1cm-2cm,行胃镜下治疗。

3)对于间质瘤大于2cm以上,往往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当大小为2cm-5cm时,可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手术方式是切除部分胃;当肿瘤大小大于5cm,可考虑先化疗或者靶向药物(有特效药物:伊马替尼)治疗,待肿瘤缩小后进行手术。

另外,因长期随访超声胃镜,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经济费用,毕竟大多数小间质瘤生长极其缓慢,不会恶变。因此对于小间质瘤也可积极手术,将其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