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取出两枚直径2厘米结石
时间:2020-06-11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92岁胆结石患者用牙刷柄催吐一年
腹腔镜手术取出两枚直径2厘米结石
老年人过了90岁,生病了,怎么办?
6月8日,正在济南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腺外一科病房中准备出院的王奶奶说:“没有医院敢给你做手术的时候,就得忍着,要不是中心医院收我住院,还不知道忍到啥时候。”
王奶奶今年92岁,5月28日住进济南市肝胆胰腺外一科之前,因为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囊炎反复发作,已在家忍了一年多。患者家人说:“最忍受的时候,她自己用牙刷柄压着舌根,刺激咽喉,要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才会好受一些。”
胆结石有哪些症状?
患者家人介绍说,早在2005年,老人就出现上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此后,间断性发作,口服药物治疗。2015年10月,行彩超检查,发现胆囊及胆管结石。未作特殊处理。
老人说:“当时都87岁了嘛,觉得再住院,不值当的。”
忍了一年又一年,直到2019年春天,老人觉得腹部疼痛的症状加重了。家里人介绍说:“最严重的时候,恶心、呕吐,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吐出来之后,会感觉稍微好受一些。经常是肚子里难受,想吐又吐不出来,她就拿个牙刷捣一捣喉咙,吐出来,这大半天才算消停。”
无论多大年纪,生病人就应该到医院,由专业医师对症处理。老人说:“我也想住院治疗,可是,找了几家医院,都嫌年纪太大了,说是无法保证手术安全。”
胆结石到底怎么治?
胆结石是肝胆外科的一个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包括很多的小的分类。壁如,结石形成在胆囊里面,称之为胆囊结石。如果在胆总管里面,是胆总管结石。
2020年5月28日,老人住进济南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腺外一科,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6月1日,肝胆胰腺外一科主任徐立友和主治医师孙丰雷、梁艳共同为老人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Ⅰ期缝合术”。孙丰雷医师介绍说:“这位老人虽然已经92岁,但她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疾病。徐主任在手术过程中,取出2枚直径2厘米的结石。整个手术过程中,出血仅20亳升。

本以为,92岁王奶奶的手术,在肝胆外科属于比较常规手术类别,其家人说:“这个手术的难度很大,之前我们找过几家大医院,其中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就是手术过程中为防止胆管切口出现‘胆漏’,需要在身上留置一根引流管,手术后4-6周才能去除。这段时间,不能洗澡,不能随意活动身体,我们听着都害怕。徐主任在手术过程中,非常娴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没有留置引流管。这让我们很意外,几家大医院都不敢保证这个事情,让我们全家对中心医院刮目相看,很了不起。”
很多人认为胆结石是个“小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到医院就诊。然而,十多年以来,经常有全国各地的胆结石患者专程来到济南,就冲着“保胆取石”四个字。据了解,济南市中心医院是省内最早开展腹腔镜下保胆取石的医院。截止目前,成功开展的“保胆取石”手术已突破10000例。
哪些胆结石患者需及时治疗?
胆结石,又被称为胆石症。胆结石成分,有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结石的成因是一个不确定因素,目前认为与饮食不规律有关。如不吃早餐,胆汁滞留时间太长,引起胆汁的流速减慢,就容易形成结石。
有的胆结石患者,症状会比较明显一些,如引起剧烈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厌油等。而有的患者,结石存在于胆囊内,或者是一些泥沙石的结石,没有产生很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感。甚至,终身携带者结石存在于胆囊之内而不发生任何症状。
显而易见,已经有明显症状的结石症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在查体时发现胆管结石,或者胆囊结石,即使暂时没有症状,也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胆结石患者需知悉五个问题
胆结石的危害,通常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结石本身引起的症状和危害,结石在胆囊内部引起的不适感;
第二、胆结石超过3cm以上,会有胆囊癌变的可能;
第三、结石梗阻在胆囊颈部,会引起明显的胆绞痛,胆绞痛伴有细菌感染会引起急性的胆囊炎并化脓,甚至于部分胆囊炎会引起胆囊穿孔;
第四、胆结石梗阻在胆总管内部会引起黄疸、急性胆管炎,甚至部分重症患者会引起休克;
第五、细小的结石梗阻到胰管,或者是泥沙样结石堆积到胰管,会立即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在临床上是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胆系结石患者不能等有症状了才去治疗,一定要勤查体,早发现早治疗,做个有“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