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院区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05号
东院区地址:济南市历城区经十路5106号
客服电话:0531-55739999


1型糖尿病是不是成年人才会得的病?
酮症酸中毒?呼吸困难?昏迷?
当这一连串的医学名词,瞬间集中在一个11岁男孩的身上时,意味着什么?
1月3日傍晚时分,11岁的李言(化名)被家人紧急送进了济南市中心医院。因为,自当天早饭后开始,家人发现他脸色苍黄、胸闷、没精神。赶紧测体温,还不到36℃,稍稍有所放心。坚持到吃过午饭,仍然没精打采,犯困,呼吸仍然让全家人觉得不顺畅。自下午3点开始,胸闷加重,变成了深大呼吸。
什么是深大呼吸?
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赵红洋解释说:“深大呼吸,就是指频率慢、幅度深、费力而节律相对规整的呼吸。”
深大呼吸,又称“酸中毒大呼吸”、“深度呼吸”、“Kussmaul呼吸”,常有鼾声及呼出的气体有特殊气味等特点。此种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肝性脑病、脑出血等疾病。
赵红洋主任进一步解释说:“这个孩子,来医院的时候,意识就处于昏迷状态了。皮肤弹性很差,深大呼吸,嘴里有那种烂苹果味儿,来前有呕吐、尿很少,我们第一考虑就是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DKA)。”
男孩瘦高个儿
怎么会是糖尿病?
常人的观念中,患上糖尿病的儿童,应该都是胖子。
2021年1月3日傍晚,对于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赵红洋的初步诊断,患儿的家人都极不理解:“他从小就不胖,怎么一下子就是糖尿病?”
不过,面对紧急血糖检测的结果,又只能面对现实:血糖水平竟超过30mmol/l!
要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为3.9~6.1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则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称为血糖减低,血糖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
对于患儿家人的种种疑问,赵红洋主任解释说:“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多发于青少年,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1型糖尿病跟饮食结构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它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定的遗传背景基础上,感染等因素诱发的β细胞功能受损的自身免疫病。”
事情到了这一步,患儿家人才想起,在一个来月前,就发现孩子有时精神状态不好,吃的多喝的多,而且尿量有点增多。另外,基于他从小一直是这样瘦高个儿的体形,所以就没往糖尿病那方面考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儿科医生怎么急救?
事情来得过于突然,患儿全家难免不知所措。
2021年1月3日傍晚,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科病房,赵红洋主任面对患儿,首先考虑是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绝非凭感觉行事。赵主任介绍说:“近年来,我科诊疗的各型糖尿病患儿渐增。这个孩子的突出临床征象,以及血糖、PH值、酮体、尿糖等结果,已在提示我们,患儿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再结合患儿年龄,及发病前多食,夜尿增多,体型消瘦等特点,符合1型糖尿病的诊断(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
对于儿童的任何突发病症,快速做出正确的诊断与评估是最重要的,这是展开急救的基础。
1月3日晚上展开的急救措施综合有序。给予心电、血压与血氧饱和度监测、氧气吸入的同时,建立多条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20ml/kg快速静滴(1小时内)扩容,胰岛素0.1U/kg/h持续泵入降血糖,急查血离子、肝肾功、心肌酶、血气分析、尿常规等相关辅助检查,qlh监测末梢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输注速度。根据血生化结果,及时给予补钾及适度纠酸治疗,并动态复查上述指标。
对此,赵红洋主任解释说:“快速扩容补液,胰岛素降糖,抗感染,补钾,适度纠酸,这五位一体的次序急救措施,是依据DKA的治疗规范制定,并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的。从1月4日凌晨开始,患儿意识逐渐恢复,深大呼吸显著改善,尿量近千毫升,各项化验指标趋于平趋。截止到4日早上8点,葡萄糖测定5.5mmol/L,算是初步扭转了局面,但接下来的治疗仍然极其关键。”
1型糖尿病患儿
单纯饮食控制不可取
“既然是糖尿病,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用胰岛素泵?”
患儿李言入院4天后,即1月7日,对于医生“建议应用胰岛素泵维持血糖稳定”,家人予以拒绝。
据团队成员周晓博士介绍说:“该糖尿病患儿的住院期间的治疗,家长存在误区,认为通过饮食控制,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是不对的。1型糖尿病,特别是当病情发展到酮症酸中毒昏迷的程度,在通过一系列急救措施,解除了致命危机以后,还必须让患儿胰岛素恢复到一定水平,而胰岛素自身分泌能力受到破坏,必须依赖外源性供给,并且要结合饮食调控的程度与结果,进行有规律的增减调整胰岛素用量。在未采取干细胞移植等增加胰岛素分泌量的尖端技术治疗前,尽量维持血糖稳态,仍然离不开注射胰岛素的经典干预。所以,通过医生与患儿家长的反复沟通,我们后续的治疗方案获得认可,并顺利执行,直到1月18日,出院之前,各项指标都是平稳下降的。”
2021年1月18日,李言顺利好转出院。从住院期间的病案记录来看,其治疗过程纷繁复杂,治疗措施每天都有调整,终于达到令人欣慰的临床疗效。
不过,也有一个疑问:11岁的孩子,1型糖尿病,一发病就是酮症酸中毒昏迷的程度,到底怎么回事?
按周晓副主任医师的解释,其中原因,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量绝对不足引起来的,而家长容易忽视患儿的糖尿病早期表现。加之感染等因素推波助澜,从而诱发酮症酸中毒。快速确诊并规范抢救,就需要专业的儿科内分泌医师团队。
治疗儿童糖尿病
还需综合性医院儿科
对于儿童,无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需要及时、规范而持续的综合治疗与管理,绝对不可人为地延误送诊最佳时机。
科室徐芬芬主治医师提醒说:“儿童急症,非同小可,一定要到具备抢救、确诊实力的综合性大型医院和儿童内分泌专科,以便于快速进行体系化的激期治疗,这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的通力合作和精准施治。另一方面,作为糖尿病患儿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出院后维持治疗、饮食管理、临床随访与健康宣教的重要性,一定要让医护人员知道患儿在家中动态血糖与饮食管理的状况和规律。”
也就是说,糖尿病患儿在医院经过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之后出院回家,并非大功告成,更不是万事大吉。徐大夫主任建议对患儿的管理,还是尽量固定一到两个人:“患儿在家的饮食,作息,指标监测,这就需要一个体系化的过程,固定一个家长来完成这些事情的好处,就是偏差较小,有助于患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