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疗快讯 >正文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为脑膜转移患者带来福音
时间:2021-07-23 作者:姜伟 发布人:孟聪 点击量:0

近日,因肺癌并脑膜转移的王女士按照肿瘤科专家的要求,定期回院复查,病情稳定。王女士不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更是多次对肿瘤科刘森主任团队表示感谢。回忆起这半年的治疗经历,王女士非常感慨。

2021年1月患者王女士因剧烈头晕来我院就诊,经过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刘森了解病情,王女士2019年确诊为肺腺癌,当时已无手术机会,基因检测EGFR突变提示可以应用靶向药物。患者规律服用1代靶向药物,病情得到控制。在随后一年多时间患者定期复查病情一直是稳定状态,治疗期间也未出现明显不适。正当王女士认为已经战胜了病魔时,不久前,突然开始出现阵发性剧烈头晕。王女士预感到不好,急忙到医院就诊。

此时的王女士精神差,言语不清,无明显头痛,头晕症状较重。颅脑增强MR示幕下小脑半球脑沟脑裂明显强化,考虑脑膜转移。结合肺腺癌靶向治疗病史,临床诊断肺癌并脑膜转移明确。

刘主任将王女士的病史及诊疗计划提交科室MDT讨论。讨论分析: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的靶向药物,平均耐药时间为1年左右。该患者服用靶向药物约1年半时间出现脑膜转移,考虑对该药物产生获得性耐药,建议再次对肿瘤穿刺活检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有T790M突变,考虑是否适合应用3代靶向药物治疗;另外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头晕症状较重,并无明显头痛,MR提示病灶集中于幕下小脑半球脑沟脑裂增强明显、转移灶水肿并不明显,与患者症状体征相符。建议患者进行全脑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注意保护海马区,配合脱水及营养神经辅助治疗。刘森副主任医师结合MDT讨论意见及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标准治疗方案:全脑放疗联合3代TKI靶向治疗。

为了使王女士尽快得到有效治疗,张硕、姜伟两位主治医师立即为王女士进行放疗定位及靶区勾画、剂量验证等工作。患者放射治疗顺利开始,计划放疗剂量为:DT4000cGy/20f,同时联合3代TKI靶向治疗。放疗为期4周,期间正值春节,但放疗区全体工作人员正常值班确保放疗工作正常运行。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之后,王女士的病情很快发生好转,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并逐渐可以下床活动。

一个月后,王女士复查MR转移病灶明显缩小,头晕症状基本消除,不仅可以下床活动,还可以在家属陪同下步行外出散步。

据刘森主任介绍:

脑膜转移是指肿瘤细胞转移至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及脑积液中。约3%~5%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出现脑膜转移。脑膜转移的常见症状有:颅高压和脑膜刺激症状,如头痛、恶心和呕吐,其他如癫痫发作、无力、感觉失常、复视、听力下降等。由于存在血脑屏障,传统化疗药物很难对脑膜转移病灶产生疗效,因此患者预后较差,中位总体生存期仅为3个月左右。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png

A:脑膜转移放疗前(小脑脑沟明显强化)  B:放疗后(脑沟强化不明显)

尽管脑膜转移患者症状重,预后相对较差,但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患者仍可获益。目前放射治疗是脑膜转移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目标是缓解症状、缩小转移灶。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与未接受全脑放疗的患者相比,接受全脑放疗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记忆水平,对于该患者我们对脑海马区采取了剂量保护。此外EGFR突变的脑膜转移患者接受TKI治疗,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未接受TKI治疗的患者。因此放疗配合使用可有效穿透血脑屏障的3代TKI靶向药物,让该患者最终收获了良好的疗效。

刘森副本.png

刘森 · 副主任医师

刘森,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各种实体瘤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的放化疗综合治疗,同时承担多个病种如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的药物临床试验工作。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综合介入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定向治疗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激光医学会第一届脑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第一届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会第一届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抗癌协会肿瘤靶向分会委员;济南市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45例临床分析》等4篇,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Role of MiR-3619-5p in β-Catenin-Medi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Growth and Invasion》;总影响因子(IF)为5.944。

门诊时间:周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