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疗快讯 >正文

62岁患者早期发现胃角粘膜内高中分化管状腺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内镜ESD)早诊早治效果佳
时间:2021-09-29 作者:赵梦霞 发布人:孟聪 点击量:0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和女性胃癌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5位,病死率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这意味着胃癌的防治是不容忽视的。胃早癌与进展期癌无论治疗方式还是生存率都是大相径庭,进展期癌生存率低于30%,还要耐受手术与化疗的痛苦,而胃早癌治愈率高,5年生存率达到90-95%以上,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消化内科医生可以通过内镜对消化道早癌进行筛查及精准治疗。

62岁患者早期发现胃角粘膜内高中分化管状腺癌1.jpg

患者王先生,62岁,因“上腹部不适3月,加重2天”就诊于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一科,完善胃镜检查可见:胃角、胃体小弯下段见大片黏膜发白,边界清晰,中间局部黏膜发红、隆起糜烂,活检2块送病理。病理结果示(胃角)粘膜内高-中分化管状腺癌,建议行内镜下ESD治疗。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朱靖宇评估患者病情,符合胃镜ESD适应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朱靖宇主任为王先生顺利完成胃镜ESD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患者术后无明显不适症状,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平稳,术后2天即可进流食。术后3个月,王先生再次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一科,朱靖宇主任为王先生安排术后胃镜复查,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患者老年男性,通过技术克星——ESD手术,使胃早癌达到治愈性切除,免除了传统开胸、开腹手术及器官切除的痛苦。

62岁患者早期发现胃角粘膜内高中分化管状腺癌2.jpg

胃癌系指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早期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上腹痛、餐后加重、纳差、厌食、乏力及体重减轻。胃镜检查结合粘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辅以染色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及侵犯深度,有助于区分早期和进展期胃癌。

对于胃癌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胃癌,可采取胃部分切除术。进展期胃癌如无远处转移,尽可能根治性切除;伴有远处转移或伴有梗阻者,则可行姑息性手术,保持消化道通畅。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适用于高或中分化、无溃疡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特别是粘膜内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佳、生存率高,是目前治疗胃早癌的最佳选择。

朱靖宇做胃镜.jpg

朱靖宇主任说,随着微创时代的到来,有些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再也不用“大动干戈”了,微创手术即可解决问题。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病人,拯救一个家庭!在消化内镜的漫漫征途上,我们一直在孜孜追求!

朱靖宇.png

朱靖宇 · 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朱靖宇,济南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市癌症中心办公室主任,济南市消化道早癌诊疗中心主任,国家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联盟理事,国家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ESD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及介入分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消化分会及肿瘤内镜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委员。

擅长消化系统疑难病的诊治,消化道良性病变、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及内镜下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

多次到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北京301医院,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日本国立癌中心医院,日本千叶癌中心交流学习。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德国《ENDOSCOPY》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2篇,国家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5项,获发明专利2项,编写医学专著1部。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