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疗快讯 >正文

韧带术后仍疼痛,翻修手术除病痛
时间:2021-10-19 作者:李羿鑫 发布人:孟聪 点击量:0

近日,济南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及运动医学科郭舒亚手术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进行了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翻修重建手术。

今年42岁的张先生,5个月前因外伤伤及右膝关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膝后交叉韧带损伤,并在当地医院住院接受了关节镜下右膝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后张先生一直感到膝关节疼痛,拆除支具后频发打软腿,只能拄双拐带支具行走,无法爬楼梯及走路,而且迟迟没有好转,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四处求医无果,经多方打听后,张先生找到了济南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及运动医学科郭舒亚主任。充分了解病史及治疗经过后,郭主任对张先生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仔细阅读、分析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张先生膝关节疼痛、打软腿与膝关节后向稳定性差有关。患者的右膝CT及磁共振检查显示胫骨及股骨隧道位置欠佳,综合目前的各项资料,考虑张先生首次韧带重建手术失败,需要进行后交叉韧带翻修手术。

关节外1.jpg

*资料

然而,韧带翻修手术尤其是关节镜下韧带翻修手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它是技术上非常复杂的手术。首先,由于张先生初次手术重建后交叉韧带时采用的移植物是LARS人工韧带,初次重建采用人工韧带在省内比较少,而进行人工韧带取出翻修的经验更少之又少。其次,韧带翻修手术对手术者技术要求非常高。张先生初次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时,骨隧道位置欠佳,翻修时需重新钻取隧道。经过术前仔细规划测量,新旧隧道间最多可以保留2-3mm的空间。如果新旧骨隧道间距太小,强度不够,骨壁容易断裂,导致手术失败;如果保留太多,隧道位置不好,手术远期也容易失败。这就要求操作非常精细,不能出一点点偏差,这是对团队成员的巨大考验。

韧带术后仍疼痛1.jpg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在郭舒亚主任的全程指导下,李磊、曲新涛副主任医师所带领的手术团队成功为张先生实施了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翻修重建手术。术后,张先生在医疗团队细心指导下积极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病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后早期随访发现,张先生膝关节疼痛及不稳感彻底消失,膝关节各向稳定性良好,目前正在顺利康复中。

关节外2.jpg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膝关节韧带损伤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膝关节周围韧带结构主要包括: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等。其中,后交叉韧带是限制膝关节处胫骨前后移位的主要结构,随着不断深入了解,人们也认识到了它对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的重要意义。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目前针对伴有明显膝关节不稳的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翻修重建术,手术难度较大、操作困难,对手术者的手术能力及关节镜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稍有偏差,往往会造成重建失败。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翻修手术在我科的成功开展,意味着科室膝关节微创手术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至此,骨关节及运动医学科在常规开展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游离体取出术、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微骨折术、肩袖修补术、盂唇修复术、肩峰减压成形术、踝关节融合术、各关节清理术等手术的基础上,已顺利开展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翻修术、前后交叉韧带一期同时重建术、多发韧带修复重建术等复杂手术。在科主任郭舒亚的带领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受到了省内外患者的一致好评。

郭舒亚.png

郭舒亚 · 主任医师

郭舒亚,济南市骨关节与运动医学诊疗中心主任,济南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及运动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骨科专业临床工作近30年,熟练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四肢、脊柱骨折,颈肩、腰腿痛,关节炎,滑膜炎等骨关节疾病、创伤的诊治, 2011年于韩国Wellton骨关节病医院、2012年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医学院学习关节镜和关节置换技术,擅长应用关节镜技术和微创关节置换技术诊治骨关节疾病和关节运动损伤,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分期综合治疗有丰富经验。

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专著3部。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李磊 关节外.png

李磊 · 副主任医师

李磊,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留美学者。

从事骨科临床20年,在关节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2013-2014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进修学习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技术一年。擅长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及康复训练,关节置换手术。

现任济南市骨科/创伤/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病,山东省肌筋膜关节疼痛专业等多个委员会常委或委员职务。2020年因援藏工作突出获得山东省卫健委通报表彰。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参编专著2部。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