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疗快讯 >正文

肺结节8毫米有早期肺癌特征咋办?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助力患者消除隐患
时间:2022-06-14 作者:赵成 发布人:linan 点击量:0

39岁的王女士1年前查体,发现右肺下叶背段直径约8mm混合磨玻璃结节,根据结节的特征,考虑早期肺癌可能性大,需要手术切除。但因为其恐惧手术创伤,一直犹豫不定。

最近王女士来济南市中心医院胸肺外科门诊复查,刘海波副主任医师告诉王女士:“手术治疗方式有3种,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综合比较,目前最先进,创伤最小的就是机器人手术。”

听了刘海波医生的介绍,王女士终于打消了心中顾虑,下定决心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入院后,胸肺外科朱良明主任和刘海波副主任医师为其实施达芬奇机器人右肺下叶背段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措施,整个住院时间一共6天,王女士恢复的很好,对这次手术非常满意。

1.png

*朱良明主任在手术中 

2.png

*刘海波副主任医师在手术中

针对王女士的就诊经历,刘海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腔镜手术本身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但传统腔镜手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1.二维平面手术视野;2.反向器械操作困难;3.手术器械的活动自由度受限;4.手部震颤;5.对精细分离及缝合等操作难度大,而达芬奇机器人相较于传统胸腔镜手术,可提供超越人手极限的外科手术准确性、稳定性及精确性,具有胸腔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于需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手术切除的时候,就需要实现精准切除,智能化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帮助医生实现这一目标,使胸肺外科的手术更稳,更精准,更快捷,并且机器人辅助手术过程非常迅速,术中对患者的正常组织干扰极小,减少了患者身体因受到刺激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减少了术中麻醉用药,有利于术后苏醒,进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3.jpg

*朱良明主任为患者王女士完成手术后


胸肺外科主任朱良明教授解释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仅需几个小小的手术孔,直径分别10毫米,皆选在两根肋骨之间的空隙处,人的胸腔比较狭小,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器械臂最前端的单极手术电钩、双极钳,都非常精致,张开的时候,也不过跟人的小手指的指甲那么大,但能够灵活的在胸腔内狭小空间完成解剖操作,这是胸腔镜手术时代所不能相提并论的特有优势,是未来手术发作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