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信息 >正文

47岁男子患帕金森8年跨省来济求医,成功植入“脑起搏器”
时间:2023-02-08 作者:运营办 发布人:linan 点击量:0

提起“帕金森”,很多人都觉得是个老年病,可是对于今年47岁的老陈来说,他已经被这个病困扰8年之久。

”等这个手术等了一年了。“ 近日,慕名来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看病的老陈感慨地说,为了这个病他东奔西走去了不少医院,走了不少弯路,如今终于在济南这家医院看到了治愈希望

1月30日,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苏道庆主任团队在东院区手术室为他装上了“脑起搏器”,不久后,老陈有望回归正常生活。


大脑植入”起搏器“东院区首例脑起搏器植入术顺利完成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脑起搏器植入术,是将电极植入到患者脑内,运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其大脑深部的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这些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药物治疗剂量。”据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苏道庆介绍,该手术主要用于以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为代表的运动障碍疾病,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png


来自江苏的老陈今年47岁,患帕金森病已经有8年,刚开始症状比较轻,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不断地加重,药效也逐渐下降。现在每次服药后开始出现异动,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带着他慕名赶到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求诊。

老陈住院后,恰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济南医院落户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两家医院联合打造神经系统疑难疾病诊疗新高地。苏道庆主任团队与宣武医院赵国光院长、神经外科魏鹏虎主任等相关专家术前对老陈的情况进行讨论,并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与老陈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手术由医院神经外科、放射医学影像科、麻醉科和手术室的配合下进行。

2.jpg


手术历经4个小时,苏道庆主任团队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精准地把2根直径为1.27毫米的电极置入颅内预设的手术靶点,成功在立体定向下为患者植入脑起搏器。整个手术操作严谨精细,除了两根极细电极的植入,其他步骤均在皮下进行。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复查头颅CT确定电极置入与计划靶点位置一致,手术获得成功,这也是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完成的首例脑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已行动自如,震颤、僵硬及迟缓症状明显改善。


微创、远程调节、使用寿命长,植入后可正常工作生活

”像过去的帕金森病手术治疗方式,手术过程中毁损或者切除的脑部面积过大,极易造成偏瘫、失语或昏迷。”苏道庆主任介绍,脑起搏器植入术是神经外科领域一项前沿的微创治疗技术,也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帕金森病微创手术。

3.jpg


相对于以往的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手术,该手术有可逆、可调节、非破坏、不良反应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患者的僵硬、震颤、迟缓等运动症状有效控制,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成为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电极植入后的远控治疗是手术治疗重要环节,因为大部分患者并不居住在手术医院当地,来往医院耗时耗力,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可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即可和患者体内设备相连,通过调控脉冲发射器的参数来控制患者的症状,同时“脑起搏器”使用寿命长达20-30年,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便利。

4.jpg


苏道庆主任说。脑起搏器植入术整体上来说风险很小,患者以后吃饭、洗澡、运动都不受影响,工作生活都没有任何问题。


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癫痫、植物人、强迫症、抑郁症,均可采用脑起搏器植入术治疗

在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苏道庆主任的诊室里,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患者,陆续接受的脑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很多。

5.jpg


脑起搏器植入术,不仅限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还可以用于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癫痫、植物人、慢性疼痛、强迫症、抑郁症等疾病以及戒毒戒瘾。其作用是通过慢性高频电刺激抑制异常电活动的神经元,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病情变化,可以通过调控脑深部电极的刺激触点,调节输出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多个因素,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而且,通过重复“开—关”,可以精确评估治疗效果。

6.png


但也并不是所有上述患者都适合脑起搏器植入术,尤其是帕金森患者,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采用药物、手术、康复和心理疏导等多模态治疗方法,给予不同病情阶段的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