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民生的行动中实现新跨越
时间:2021-03-17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本文刊于2014年1月13日《济南日报》A08版

在服务民生的行动中实现新跨越
——— 济南市中心医院改革与发展纪实
岁在三九,市中心医院却因捷报频传而暖流涌动:1月7日,市卫生局在市委党校召开全市医学重点专业和重点实验室评审会,市中心医院的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等12个专业顺利晋级成为市医学重点专业,中心实验室和骨生物力学与骨代谢实验室成为市重点实验室;1月9日,市中心医院得到通知,普外科、妇科、内分泌科、皮肤科共4个专科成功入围省临床重点专科。至此,市中心医院已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优势学科迅猛发展,受益的不仅仅是本市群众,肝胆胰腺外科的“两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甚至吸引了西藏和东北三省的患者来济就诊。医院在主办2013齐鲁泌尿外科高峰论坛期间,泌尿外科张龙洋主任现场演示的8例腹腔镜下泌尿外科微创手术,赢得了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家代表的高度评价,也吸引着一大批省内外泌尿外科同行及疑难患者。
六十载风雨兼程,几代人执著求索。组建于1954年的市中心医院,作为一家已经拥有近20年三级甲等医院资质的综合医院,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省内外患者。作为全市卫生系统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一直是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的主力军。在市委、市政府和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中心医院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改革的勇气、饱满的、必胜的信息,强化内涵管理建设,借助信息化建设手段,不断巩固和发展三甲综合医院评审成果,全力建设服务人性化、管理专业化、教学规范化、技术现代化、科研常态化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区域医学中心,在服务民生的具体行动中实现了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新跨越。
坚持稳中求进
不断提升服务民生的科技“含金量”
在就诊于市中心医院的成千上万名患者中,今年43岁、曾经体重310斤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由于15年前一次不明原因的发烧,他的胃口一下子好了许多,吃什么都特别香,吃什么都能转化成身上厚厚的脂肪。短短几年之后,他的体重就轻而易举地突破了300斤。就在他为严重肥胖发愁时,医生又在他的身上发现了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膝关节受损等并发症。因为多种疾病,张师傅原本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却成为街道和居委会重点帮扶的低保对象。更让张师傅感觉像是陷入绝境的是,他想运动减肥,膝关节受不了;过去曾经多次想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轻体重,却从来没有一次见效。2013年11月中旬,张师傅因为血糖控制效果不明显,再次到内分泌科就诊时,医生却把他推荐到了减重与糖尿病外科门诊。
后来,连张师傅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仅成功地通过外科手术方式使血糖水平恢复到了正常范围以内,而且成为市中心医院减重与糖尿病外科门诊首批减重患者中效果最明显的典型代表。自2013年12月3日实施减重手术,截至记者发稿,仅一个多月时间,张师傅的体重已经下降了17公斤。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孙少川主任告诉记者:“从张师傅接受减重手术前后的体重对比来看,减重与糖尿病外科门诊的设立,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意义,这也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集中体现。因为现在属于肥胖范围的人特别多,特别是那些体重在300斤以上,而且又同时患有糖尿病的人,就特别需要通过微创外科手术的方式来减轻体重,否则就极有可能引发更多的并发症。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医院近年大力发展微创外科也是顺应了社会趋势和群众需求。”
顺应社会趋势和群众需求,就是要不断提升医院服务民生的科技“含金量”。市中心医院党委心怀全市人民群众的所患所想,在学科建设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创新性举措:对部分基础雄厚的传统科室进行了专业细化,普外科细化为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两腺外科;骨外科细化为创伤手足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医学影像中心细化为CT室、磁共振、普通放射科、介入科;肛肠科、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肿瘤科调整为临床一级科室;新增了病案管理科、公共卫生科、男性不育科、高压氧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核医学科、营养科等科室;遴选评定了医院10大品牌特色技术,影响和带动了医疗技术进步,提升了优势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加强重点专科、专业建设,出台了《临床重点专科(专业)建设意见》。
目前,市中心医院的腔镜技术在省城大医院中异军突起,妇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脾外科、胸外科等科室95%以上的常规手术均实现了腹腔镜、胸腔镜下开展。心内科、肿瘤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的微创介入治疗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胃肠外科孙少川教授在腹腔镜手术中。
●中心医院定期开展义诊活动。
●马效恩院长在济南市中心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现场评审反馈会上发言。
坚持主题不变
“三服务”的核心是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自2010年开始,医院创新性地开展了“服务大局、服务临床、服务患者”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培植“三服务”理念,每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并落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0件实事”。如今,4年时间过去,市中心医院坚持“三服务”主题不变,服务民生镜头不换,逐条落实的40件实事让广大群众在就医过程中获得了实惠,也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2013年10月11日,被省卫生厅授牌“三级甲等医院”,是全省首批顺利通过三甲评审的医院。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马效恩告诉记者:“时隔18年,我们医院再次顺利通过复审成为‘三甲’,这不仅仅是取得一项成绩,获得一项资格,更是人民群众的认可与信赖,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信任之下的激励和更高层面的期望。”
一心为群众,真诚对患者,这是市中心医院的品质与情怀。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院党委一班人的见解掷地有声:深化培植“三服务”理念,就是要体现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各项任务部署上,“三服务”的核心是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013年度,院党委及时决策,多举措切实解决问题,做到务实为民排忧解难。解决了急危重症患者住院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急危重症病人住院流程,减少急诊留观现象,做好急危重症病人的流向情况分析,加强协调,加强监管,确保了急危重症患者能够顺利入院治疗。针对群众就医排队时间长的问题,医院职能部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在急诊患者方面,建立了“以降低急诊患者漏、分诊率”为主题的“品管圈”,通过流程再造、分诊台重新布局等措施实施项目管理,保障了急诊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及时的预检分诊,减少了候诊时间;在门诊患者方面,调整了门诊药房和中草药药房的布局,增加了6名药师和4个服务窗口,减少了门诊患者的排队取药时间;在方便住院患者方面,将住院处、医保审核办公室等整合为结算中心,装修一新的结算大厅为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住院费用审核、费用结算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大方便了住院患者。恢复启动了《分区域交叉式业务查房制度》,促进了机关后勤党员干部走进临床、服务患者,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成效。创新形成的“一改二限三管四拓五建”停车位管理模式,开展了“全院绿色出行,方便患者停车”活动,出台多项措施限制本院职工停车,将方便的车位留给患者,有效缓解了患者停车难问题。
医保结算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以来,院党委在全院开展“识大体、顾大局,不推诿、不违规”行动,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切实保障了全市医保患者的就医需求,维护群众利益。以“双降、双控、双规范”为目标的控制医药费用“三双行动”,使住院人均费、门诊人均费,均低于省城同级医院。配合全市优化投资环境,设立了“济南市国际医疗保健中心”、“企业家医疗保健门诊”,被授予“山东省健康保健工作示范医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院党委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培植“三服务”理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服务民生的质量。截至2013年底,门诊病人回访满意度98.9%,出院病人回访满意度98.6%,住院病人问卷调查综合满意度为98.6%;预约诊疗服务61456人次。2013年中医科主任医师张弘毅荣获“济南市十佳医师”称号。血管外科荣获市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十大服务品牌,心内科副主任关玉庆教授荣获市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十大服务明星。
坚持着眼长远
为医院今后在更高层次上服务民生积蓄不竭动力
2013年11月11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召开人才工作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视频会议,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马效恩在龙奥大厦分会场从市常务副市长孙晓刚手中领取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匾牌,实现了全市卫生系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的新突破。
市中心医院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既是医院学科建设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是医院近年大力实施“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绩,体现了医院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及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要想在更高的层次上服务民生,就必须借助科研、教学,强化内功,不断提高医疗水平”。这是院党委一班人坚定的信念和共识。围绕这一核心目标,院党委直面困难,勇于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医院运营机制,科学调配卫生资源,启动“560”人才培养工程等,医疗管理创新形成了12345质量管理模式,临床教学实施了“一对一”方式,科研工作构建了“三位一体”架构,2013年被卫生部授予“改革创新奖”。
医院师资力量不断壮大,1968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山东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人,泉城卫生学者11人,泉城卫生科技明星10人,有山东大学聘任的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51人,山东大学聘任的教授50人,另有70名专家获聘潍坊医学院临床教师。自2010年以来,共立项科研课题14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立项课题总经费1687万元。发表SCI论文75篇,影响因子累计达164.931。鉴定科研成果77项,其中9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53项获得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2013年度内招收博士研究生14人,6名博士、31名硕士顺利毕业。自7月份开设“博导讲坛”以来,已成功举办11期讲座。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1名专家获得一等奖。1项教学成果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了全市卫生系统获得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的“零突破”,也是本年度山东大学非隶属单位作为独立成果完成单位获奖的唯一一项。医院带教学生代表山东大学组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夺得华东赛区第一名和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是山东大学合校以来在医学领域的全国竞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医院先后承办山东省第七届海洽会卫生高峰论坛、齐鲁泌尿外科腔镜技术高峰论坛、山东胃肠外科微创技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医院的学术地位。
科研与教学的良好发展态势也促进和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烧伤科是全市卫生系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专科,宋国栋主任主持开展的以防治肠源性感染为主要目的的“严重烧(创)伤早期生长激素疗法”,以改善创面愈合质量为主要目的的“Ⅲ度烧伤后削痂断层浅筋膜创面皮肤移植术”,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凭助烧伤、创伤后肠源性感染,创伤修复、愈合,皮肤组织工程研究等核心技术,烧伤科已成为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整体水平省内领先、国内国际先进的现代诊疗中心。
凭借心内科的雄厚实力,市中心医院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卫生部开展“心脑血管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实践项目”的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长期致力于“绿色生命通道”建设,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连续10年控制在0.5%以内,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认同的2%的平均水平。心内科是被市政府表彰的10个“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之一。“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就是我们医院的奋斗目标,就是我们全院职工的永恒追求。”马效恩院长在信息化建设动员会上的号召,道出了全院职工的共同心声。新年伊始,市中心医院正在进行着以HIS系统升级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攻坚战。我们相信,此役之后,市中心医院必将在服务民生的征途上再创佳绩。 (本报通讯员 赵梅 关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