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导航_中心院区 >诊断相关科室 >消化内镜中心 >正文

8个月男童咽下1角硬币, 1个月后医生用肠镜取出
时间:2021-04-02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俗语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

说得是婴儿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

近日,从泰安来济南求医的豆豆(化名),让全家人已经担心了一个多月,好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朱靖宇运用肠镜,顺利地取出了卡在降结肠乙状结肠位置的那枚1角硬币。

朱靖宇主任提醒说:婴幼儿误吞异物,内镜中心的医生们经常遇到,家长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吞下的第二天还不能随大便排出,就应该及时到医院,通过胃镜或肠镜取出。因为,1角硬币在这位8个月小朋友肠道中停留了一个多月,已导致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狭窄,周围产生了粘连。

婴幼儿误吞异物怎么办?

据患儿的家人介绍说,5月底,发现他吃下去一枚硬币之后,马上到当地医院就诊。拍了X光片,显示硬币在胃里。



当时,医生建议去大医院做胃镜取出来。家里人觉得应该观察两天,看看能不能拉出来。

过了一周,又去医院拍片子,显示硬币在肠道里。医生还是建议赶紧去大医院。不过,已经不是做胃镜了,应该去做肠镜。全家人都觉得硬币是圆的,不会被卡在肠道里,应该还会往下走。

结果,过了整整一个月,再到医院拍X光片,显示硬币还在老地方。于是,家人带着豆豆来到济南就诊。

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豆豆的家人通过视频,看了朱靖宇主任用肠镜取出这枚硬币的过程,十分惊叹地说:“这么小的孩子做一次肠镜,没有我们以前想象得那么吓人,医生给他用了一点麻药,很轻松地就取出来了,等了这一个多月,多拍了两次片子,很没有必要。”

对此,朱靖宇主任补充道:1岁左右的孩子,肠道比较细,如果误吞了圆形异物,一周后仍排不出,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再排出的可能,家长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另一个原因,异物在胃肠中受到侵蚀,表面会氧化会生锈,更会对肠道产生刺激。”

如何判断孩子吞咽了异物

无论是误吞,还是故意吞咽进肚子里的各种物体,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及时通过消化道排出,于是成为儿科门诊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及早发现儿童误吞了异物?儿科门诊的经验表明,儿童误吞后多表现为哭闹、拒食、唾液分泌增加、吞咽时不适或疼痛,有的甚至出现进食后呕吐。异物停留在胃里,多数患儿并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少数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

济南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朱靖宇提醒:有毒的重金属异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极有可能引起中毒。如果金属异物在胃内潴留时间过久,受到胃液侵蚀后会出现化学反应,会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因此,需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哪些儿童需要内镜检查

近年,济南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的内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内镜切除技术从黏膜、黏膜下层扩展至了固有肌层甚至全层。儿童内镜技术以安全、微创为主,着重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及长期的生活质量。在患儿出现长期复泻不止、便血、少量血便或大量血便,肠道内有X线检查的改变,比如常见的息肉样病变,就需要考虑进行肠镜检查。

朱靖宇主任介绍说,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消化道相对狭窄,可供内镜医生操作的空间有限,消化道黏膜薄、血管多,凝血功能较弱,免疫系统活跃,肠道可见良性淋巴细胞聚集。需要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儿童,通常是消化道畸形、消化道异物、炎症性疾病这三大类。而成年人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则主要是肿瘤的诊断、肿瘤的治疗和炎症性疾病这三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