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文化 >正文

《山东工人报》刊登我院心外科主任张锋泉先进事迹
时间:2024-08-27 作者:关天星 发布人:陈尔东 点击量:0

编者按:

8月7日,《山东工人报》第3版刊登《张锋泉:妙手“补心人”》,全面报道张锋泉主任带领团队大力开展“鲁藏一家亲·共圆健康梦”公益救助活动,以及凭借过硬实力“365天24小时 待命,救治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症患者”,并成功开展山东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至今已顺利完成的14例“人工心脏”置入手术,使我院心外科晋身省内一流团队。

“我要谢谢你,因为有你,爱常在心底。谢谢你,感谢有你,把幸福传递……”2020年10月30日,5岁的西藏女孩德吉央拉找到为她做手术的济南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张锋泉,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唱起 《听我说谢谢你》,感谢这个帮她 “补心”的医生叔叔。

德吉央拉是 “鲁藏一家亲·共圆健康梦”日喀则市先心病患儿全心救助项目救助的32名藏族先心病患儿之一。该项目由山东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健康委、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主办,自2020年10月16日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启动,32名藏族先心病患儿均在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重获 “心”生。

“德吉央拉患有心脏室间隔缺损,且缺损较大,达15毫米,且肺动脉高压已经达到中到重度。”据张锋泉介绍,原计划对央拉通过右侧心脏微创小切口进行手术,但因央拉伴有脊柱侧弯,最终通过会诊决定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手术。由于手术视野狭小,对主刀医生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不是大量手术的积累,仅吻合直径不足2mm,只有一张白纸厚度的血管,就很难完成。但对张锋泉来说,整个心脏的解剖构造,每条血管、每个位置早已谙熟于心。他希望用双手修补先心病孩子缺损的心脏的同时,尽量避免开胸的创伤,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健康、完美的未来。

张锋泉开展的临床手术基本涵盖所有心脏疾病外科治疗,被我国心脏外科奠基人汪曾炜教授称为 “全才的心外科医生”。

365天24小时待命,全力以赴救治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症患者。济南市中心医院是济南唯一的国家级胸痛中心,张锋泉带领心外科团队承担着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等患者的手术救治。A型主动脉夹层是非常凶险的重大急症,从发病开始48小时之内死亡率高达50%,每增加1小时病死率增加1%。张锋泉手机常年不关机,随时赶到医院做手术,分秒必争,经常在手术台旁一站就是十几、二十多个小时。连续2-3台手术、十几天吃住在科室里已是常态。2021年至今完成急诊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120余例,手术成功率达10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开展 “小儿先心病救治”公益活动6年,累计救助贫困患儿500余名。2017年至今,张锋泉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省红十字会联动,开展贫困地区小儿先心病患儿筛查活动,足迹遍布日照、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泰安等地,并将筛查确诊的患儿带回济南,运用微创小切口手术为500余例先心病患儿实施免费治疗,手术成功率100%。

自2019年起,张锋泉团队与省援藏干部中心、市援藏工作组联动,连续三年到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免费筛查,累计将50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到济南进行免费治疗,成功率100%。

不断实现新跨越,自主完成山东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该手术入选 “2022年山东卫生健康十大新闻”。2022年1月15日,张锋泉带领团队自主完成山东省首例左心室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填补了山东省空白。为挽救更多心衰终末期患者,张锋泉申请了济南市红十字会 “泉心+启航”人工心脏公益救助项目,诸城55岁的王先生成为首位受益者,他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终末期全心衰竭,2022年9月1日晚急诊手术植入 “人工心脏”,转危为安。吉林的贾女士,62岁,2022年9月21日成功实施手术,是国内首例罕见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成功植入人工心脏的患者。

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来,张锋泉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好医生、济南市先进工作者、济卫工匠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