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为一患者成功摘除罕见纵膈畸胎瘤
时间:2021-04-02
作者: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0
一位66岁的老人在淋雨受凉后高烧不退,医生却发现他的胸腔里藏着一个哈密瓜形状的巨大肉瘤。近日,我院胸外科成功地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患者生活于山东省德州市农村,从未间断过体力劳动,家里每年收获的上万斤粮食都由他一个人负责晾晒归仓。患者子女介绍说,老人平时极少生病,几年遇不上一次感冒,仅在1960年在县城住过一次医院。老人说:“不清楚具体是怎么治疗的,也有医生认为可能有肺结核,当时医疗条件不行,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行,出院以后就没当回事。”这一次发现胸腔里有个巨大肉瘤,是因为8月下旬在田间劳动时突然下雨,受凉当天夜里即发起高烧。在村卫生室输液4天,不仅没有退烧,胸闷、憋喘、乏力、寒颤等症状也没有缓解,只好又去了县城的医院,CT检查提示“胸腔占位性病变”,医生无法进一步明确诊断。9月10日,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济南市就诊。住进我院胸外科以后,被诊断为“纵膈畸胎瘤”。老人很乐观,一直希望医生给他“做那种打三个小孔的手术,最好别耽误以后下地干活”。由于瘤体太大,胸外科医务人员还是为患者确定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案,并于9月14日实施了手术。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现瘤体呈椭圆形,长25厘米,宽20厘米,厚15厘米,导致右侧肺叶有三分之二被压瘪。为患者实施手术的胸外科朱良明副主任介绍说:“人体的肺叶是左二右三,这位患者右侧三叶肺中的两叶完全丧失了功能,俗话说是压瘪了,医学术语叫肺不张,手术摘除瘤体时,连同丧失功能的部分肺叶一并摘除。”另外,朱良明副主任提醒说,如果不是瘤体巨大,倒是可以考虑微创胸腔镜手术。其实,大多数胸腔占位性病变在早期也可以提前发现,除定期行胸部X线检查,通过听诊器听诊或叩诊,也能够发现胸部疾病。由此可见中老年人定期查体的重要性。据了解,该患者胸腔内的瘤体被切除后,即感觉呼吸较术前通畅,体温也随之恢复正常。病理科的检验结果显示,送检的瘤体组织大部分坏死,边缘见少许肉芽组织,再一个特点就是部分瘤体钙化严重,从钙化程度来判断其生长周期至少在30年以上。医务人员分析认为,由于肿瘤生长缓慢,该患者逐渐适应了肺叶被压迫的状态,所以平时没有不适症状。 (关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