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前病变的重要阶段,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来中医科寻求帮助。研究表明,西医的精准诊断、病因治疗与中医的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相结合,形成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治疗模式,能为逆转胃粘膜病变、降低癌变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更显著的疗效。
萎缩性胃炎的挑战与中西医的独特优势 萎缩性胃炎的核心病理是胃粘膜腺体减少或消失,常伴随低酸、消化功能减弱,并可能进展为肠化生、异型增生,增加胃癌风险。其病因复杂,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胆汁反流、免疫因素等均参与其中。 西医之长:精准诊断与靶向干预。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及其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对于明确的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西医的根除方案效果确切,是阻断病情进展的关键一步。建立规范的随访体系,定期胃镜监测,是早期发现癌变、及时干预的重要保障。 中医之长:整体调理与逆转病理。中医学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将萎缩性胃炎归为“胃痞”、“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脾胃气虚、阴虚)标实(气滞、血瘀、湿热、浊毒)。通过精准辨证,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调治,中药在缓解胃胀、胃痛、嗳气、纳差、乏力等症状方面效果显著。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合理配伍的中药复方具有促进胃粘膜修复、抑制甚至逆转萎缩和肠化生的作用。其机制涉及改善胃粘膜微循环、调节免疫、抗氧化、清除“浊毒”、促进腺体再生等多靶点作用。 中西医协同治疗萎缩性胃炎,西医的靶点清除与中医的多维调节优势互补,为逆转病理改变、守护胃部健康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